华二是一座村庄
华二是一座村庄
一、回家路上
“妈妈,妈妈,我们今天在学校吃杨梅了,我吃了9颗!”
儿子放学回来,兴奋地跟妈妈谈论学校的经历。
“学校怎么突然给你们吃杨梅呢?”
“这是我们学校自己种的杨梅,不是买的。”
杨梅多酸,有什么好吃的?妈妈不理解儿子的兴奋。
“家里买的杨梅,又大又甜,没见你这么兴奋啊。”
“那怎么能一样呢?那是我们学校自己种的杨梅啊!”
儿子颇有小王子的顿悟——
“你们五千朵玫瑰,都比不上我的一朵玫瑰;
妈妈买的杨梅又大又甜,也比不上学校的杨梅。”
“可是,学校的杨梅有什么不一样呢?”妈妈故意追问。
“这杨梅是我们看着长出来的,先是一个小小的绿苞,一点点长得的啊!
而且,大家一起吃,各种奇怪的表情都做出来,太好笑了。”
妈妈终于明白,可以给儿子杨梅,却不能给儿子杨梅树,更不能给儿子看着杨梅由小到大、由绿变红的过程,尤其不能给孩子一群同学吃杨梅的欢乐时光。
这是妈妈和儿子回家路上的日常。
或许,我们的以为的日常,其实是一个连续发生的奇迹吧。
二、是果园,还是学校?
法国人确实浪漫的。
华二初中有足够多的地方来奔跑,到处都是孩子的欢笑;
有足够多的窗户来迎接阳光,天气好,就有一窗一窗的阳光;
还有足够多的地方来养鱼、栽花、种草、植树。
天井里、跑道边、校舍旁、走廊上,我们有足够多的地方去绿化学校,去绿化孩子的眼睛。
2010年,同一批法国设计师在中国留下了两个作品,一个是世博会法国馆,一个是嘉定区华二初中。
我们没有辜负设计师的远见。
“种一棵树,最好时机有两个。一个是十年前,一个是现在。”
十年来,我们一直在种树,甚至我们把校园变成了果园。
杨梅酸、山楂糖、桂花糕、焗白果、红樱桃、橘子树、桃李香……都在成为华二初中的校园符号,这些符号变成孩子们舌尖上的记忆,变成作文里的图腾。
(毕业生的演讲节选)
(老师发的朋友圈)
三、华二是一座村庄
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写过一本书《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kid》,中文翻译为《举全村之力》。这句话源自非洲谚语“教育一个孩子,需要一座村庄”。
华二初中远在上海东北,从一片荒地上建起。南面是小河与树林,北面是芦苇荡和巨大的紫气东来公园。西面依然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校园走走:春天的教学楼东面,是二月兰的海洋,春风穿户,满庭花香;夏天的紫藤架,是万千的绿叶扬帆起航,夏雨叩窗,雨打芭蕉;秋日的银杏树,是漫天蝴蝶在蓝天上飞扬,落叶不扫,遍地金黄;冬日的树枝,是漫天的水墨画,勾画了了,宁静悠远。没到过华二的人,以为这是一个充满科技感的现代化场所。殊不知,步入华二,其实是步入一座村庄。
当然,村庄不只是野渡无人,更不只是箫鼓追随。村庄本身是一种教育。
在村庄中,可以学会悦纳自己,像一棵卑微的小草不会自弃;在村庄中,可以学会感恩,像野菜野花开一朵小花,感谢阳光雨露之恩,不求别人勿忘我;在村庄中,可以接受延迟满足,如同果实挂满枝头需要耐心等待;在村庄中,可以学会珍惜生命,因为每一枚种子都不会辜负春天,辜负土壤的滋养,辜负阳光雨露的恩泽;在村庄中,可以学会选择,因为植物在春夏秋冬、在二十四节气只做符合时令的事情……村庄把大自然的沉淀在孩子的心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举全村之力”怎么离得开全体村民们的参与?
有孩子在场,村子里的任何事,本质上都是教育事件。
不必说教书育人的老师,也不必说门卫的亲切,校医的体贴,单是后勤大叔阿姨们,年复一年,摘杨梅煮梅酒,洗山楂熬糖浆,理桂花做粘糕,碎糯米做元宵,待寒冬熬姜汤,就是村子里最悠长的美好。
华二是一座村庄,村庄是一家银行,少年时光是孩子们的存款,思念是银行产生的利息,校服是一张存折,穿上它,就可以回到村庄,将思念兑现。
(中考前,杨梅煮酒,后勤阿姨取名“华二红”)
四、第六批豌豆豆西瓜
年少时遇见什么,什么就会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以某种不确定的形式。
其实,这几天,全校的华二师生都在吃南汇的8424西瓜,也就是华二人都知道的“豌豆豆西瓜”。六年前,预备(1)班豌豆豆中队的家长从南汇组织了一批西瓜,全校一起吃瓜。夏日里解暑的香甜,排排坐吃果果的快乐,一下让全村老老小小陷入吃瓜的幸福。这份幸福,一甜,就是四年。豌豆豆毕业后,正当大家以为无瓜可吃的时候,豌豆豆家长又运来了西瓜,说,嗨,一年前就种好了,专供华二。今年儿童节,第六批豌豆豆西瓜又来华二了。
最近几年,毕业生都在华二校园里种果树,似乎都做同一件事,让华二的学弟学妹一直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水果,华二校园的水果。
曾经爱出,而今爱返。吃客,变成了播种者。
如今的华二,樱桃树、橘子树、柚子树、桃树李树代表曾经在这里长大的学子,虽然毕业,从未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