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一起网课的日子

一起网课的日子

 

昨天,上海人经历了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件——全市范围的学生在家上网课。

一时之间,网课刷屏。不,不对,网课并没有刷屏。直到下午四点半之后,渐渐地从零星冒泡变成大片刷屏。

并不是大家忘记了刷屏,而是这一天真的没有时间刷屏啊!

 

 

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昨天的截屏。

首先是家长变成哪吒,一个个三头六臂,到处奔波。

 

 

也有家长发出了宇宙终极的疑问。

 

 

 

 

也有医学专家重新定义了头痛。

 

其中最深入人心的一个体会是,原来古人需要一个书童,甚至丫鬟,其实是非常合理的。

 

还有学生听到老师收作业的方式之后,在师生微(作)信(业)群里,想要回到从前的时光,深情地喊出了“怀念学校交作业”。这是“到学校,交作业”第一次被学生渴望。

 

过去的一天是战斗的一天,是看似一地鸡毛的一天。

 

学校网课用钉钉,区级网课用双师云,那么市级网课看电视。效果怎么样?孩子们该做什么?老师该做什么?市里的名师会怎么处理课?

沙漠中匆匆的旅人,总是落在从容的骆驼身后。

华二校长要求每个年级、每个教研组拿出预案,对接区级、市级的网课,并落实到每一个备课组。其中,拿我们的初一语文备课组为例,早早地进行了课前安排。

总体思路两句话:

1.跟着市里的网课走,不另起炉灶,坚决向市级名师学习;

2.网课只有半小时,还是要构建起一堂完整的华二初中的语文课。

 

为了做好预习工作,上好市级名师的课。我们做了初次的备课。形成了几点共识:

1.整个单元定位在“多件事写人”上。

2.《邓稼先》的教学文体和亚文体:散文中人物传记,属于长文短教的课型。

3.教学重点:全文六个板块的概括、小标题的作用、六部分的顺序不可调换。

4.设计出问题链的粗线:邓稼先是个怎样的人?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写出来的?为什么要写这个人?

 

最终我们形成了教学思路,并转化成课前的学习任务。

 

 

交完作业,升完国旗,我们终于开始上网课。

情形如何呢?请看前方记者“家长”的图文报道。

有家长陪同孩子一起走近元勋。

 

有妈妈拍照被儿子残忍拒绝。

 

有妈妈坚持拍女儿,成功拍到背影。

 

有学生沉醉在课堂中,不知道被亲生母亲偷拍。

 

 

还有人,心中毫无波澜。

 

还有人,甚至直接自拍。手机、电脑、电视机,三点一线,各司其职。

 

有人绝望发现市级课和学校课前学习竟然有任务重复了。“我太南了!”

 

然而,最令人感动的是,还有不少学生在习惯的驱使下,竟然记了笔记。

 

 

 

 

 

嗯,下面的也是课后整理的笔记,学习习惯真好!

 

 

 

在经过集体网课之后,校内互动又开始了。

首先是老师对前面的课进行了点评梳理。

这节语文课的知识点涵盖丰富。尤其是老师在品味语句方面做得很好,值得我们同行借鉴学习。从课文的第一部分开始,老师就敏锐地观察到了标题中介词使用的意义,开头段落中,“租借”的含义,以及加上引号的作用。再讲述第二版块标题时,还重点解释了“元勋”一词的意思。最后在第三版块里,关注语句中使用的程度词“最”有怎么样的表达效果,十分细致入微地引导学生,这都是我日后教学中需要借鉴关注的。

——仲彬老师

朱老师在《邓稼先》一课的讲解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注释,可以让学生对本文作者杨振宁和主要人物邓稼先有一个直观了解。在分析课文前三个版块的过程中,朱老师让学生按照“关注每个版块内容——版块内部材料的联系——版块与版块之间的关联”这样层层递进的学习路径,引导学生关注过渡段与过渡句,从而更好地了解多材料记叙文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朱老师这节课是很好的范例。

——邢雪梅老师

朱老师的课定位极为清晰。知道自己上的是第一节课,所以开篇先挑明本单元是多件事写人的文章。知道标题是人物,明确这是人物传记,沿着树碑立传的角度上下去。知道这是板块组合的文章,所以要求学生关注板块之间的衔接。知道这是长文短教,所以代表性地品味几个词语,而不至于繁琐。文体意识很强,所以上课方向很明。

——吴老师

 

 

当然,最重要的是,昨天上了网课,今天该交作业了。这里展示几份做得还不错的作业吧。

 

 

 

 

 

哎呀,还有好多同学的作业做得很好,图片太多,随意选了吧。

当然,我们的语文老师,也开始在手机上批改作业了。

 

 

一天之内,仿佛,教育也从“实体店”走向了“网店”,老师也似乎摇身一变成了网红。但,无法忽略的是,国内疫情区域好转,国际疫情警报不断。“网课”依然是我们守望相助,共同抗疫的方式。我们学习《邓稼先》,我们启发爱国报国的热情,理所当然要关心疫情,感恩父母师长和坚守这岗位上的普通劳动者。

网课,不只是30分钟的内容,依然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无论上课方式如何变化,华二初中不会丢弃本校语文课的本色。

我们相信,教学有效,就是教学有爱;减少学习不是减负,让学习有条有理,让学生表达心声,让学习不致是酷刑,才是真正的减负。

最后,我们用传统的“每日一言”完成一个24小时的学习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