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把奇思妙想变成现实

                                                                                              让我们把奇思妙想变成现实

       你是否觉得发明很遥远呢?或者说只有发明家才会去搞发明?我在看第一次看《少年爱迪生》的片子前也是这么想的,觉得发明都是高不可攀,跟我们学生更是没什么关系。后来我才意识到发明并不一定是多么“高级”的事情。可能就是日常生活中一些设备的改进,或者是一个脑洞大开的新奇创意。这也让我有了一种对生活细节的留意。

      预备的课上老师给我们看过《少年爱迪生》的青少年科创类节目。我作为一名观众,也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站在这个舞台。我开始觉得做发明不是一件遥远的事情,用批判性的目光看待生活中一些不智能的事物,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能力去改变。后来我有了发明魔术相机的念头,希望人们可以用我的小发明更好地记录生活。

        来到「少年爱迪生」,我抱着平常心去看待每一次比赛,认真地对待每一次拍摄,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到了很多和我志同道合的选手,也真正意识到自己所做的是有意义的。我希望有更多青少年可以多去探索课外的知识,并且多多留意生活中的问题。

       初赛那天我在化妆室见到了美国选手Ramesh,他在比赛过后主动找我聊天,第一次见面就很热情地把我当朋友看待,好像我们已经认识了很久一样。一提到和他作品有关的事情,他就可以激情洋溢地讲个半天。他对各种领域都有所了解,他会在纸上一遍又一遍地画给你看,希望你会认可他的想法。

        我们第一次见面聊了半个小时左右,临走时他还问我的名字,我也觉得能和这个很厉害的哥哥认识感到开心。我原本以为我们不会再见面了,因为我觉得我过不了复赛。

        后来我得知复赛能和他分到一组,我觉得特别惊讶。因为我一直觉得介于我和他的年龄差,我不太可能跟他一组。虽然我不怎么在意比赛的结果,但是我还是决定把我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胜负就任由天命吧!我们有机会体验了外卖骑手的工作,虽然我和Ramesh在配送的过程中非常不专业,但是体验体验还是非常好玩的。在那之前我一直觉得这个工作很简单,但是后来才发现这是一件非常考验情商和灵活应变能力的事情。我也看到过暴雨天骑手不幸触电身亡的新闻,在恶劣天气工作对于他们来说真的非常危险,但是他们还需要恶劣天气的出勤率,在此希望大家可以多多理解他们,也希望各位骑手能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多注意安全,不违反交规。

        也正是因为日常工作中的一些“不方便”,我也注意到了很多民间改进。骑手们也多次提到外卖箱、头盔等种种不便的地方,希望我能帮助他们做一点小改进。我特别感谢复赛带我的骑手李姐,是她激发我做出了“三个温度”的外卖箱,我们聊得还挺开心的,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她也给自己的外卖箱做过创新:挂上钩子、安上转盘式密码锁。发明的初衷总是让生活变方便。

        最后我竟然和Ramesh一起晋级了,这太出乎意料了!复赛的那一段时间会成为我永久珍惜的回忆——在比赛之外,Ramesh被节目组“骗到了”中国菜场里买菜;教他“外卖到了”四个字来与客户沟通;我邀请他来过我家,向他介绍了春节的习俗,和他一起贴了春联,还过教他包饺子和两句中文。能跟一个外国人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我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荣幸。在这期间我和他建立了很好的友谊,也特别感谢他在复赛时对我的照顾。他很厉害,他获得过很多奖项,他的见识的事情比我多。我只是善于观察生活中的问题,用比较方便普及的方法去做出实用的小发明,我认为高科技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地方。复赛制作时间短暂、材料采购紧急等因素,都导致所谓高科技作品可实现性不大,所以我觉得复赛考验的不是什么高科技手段,只是看谁更能发现生活中最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而已。

        说到《少年爱迪生》对我的改变,我愈发觉得发明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而且发明有时并不多么高的科技含量,但正是那些看似简单的小发明,却能帮助到很多人。那些“看似简单”的小发明其实一点都不简单,背后是精密设计得图纸和昼夜的思索与尝试,更重要的是一份爱心和真诚。

        我也体会到自己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探索。增添了一份自信、一份对生活细节的留意、一份更想去改变来帮助他人的心。最后特别感谢在拍摄期间老师和同学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

                                                                                                                                                                                                                                                               初二(6)李佩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