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雅科创喜报
第35届上海青少年科创大赛
4月12日,由上海市科协、上海市教委牵头,全市十五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35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降下帷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上海市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青少年科技类赛事。
本届大赛以“创新·体验·成长”为主题,全市737所学校的参赛师生正式提交了10769份申报材料,为历届最高。
历经三个多月层层选拔,在本届大赛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板块”中,我校获奖总数为172项,上海市排名TOP1。而作为含金量最高的一等奖分布,共有159所学校,478个项目入选。其中我校入围终评的14个项目都被评为一等奖,荣获上海市初中阵营里的TOP1。此外获得二等奖50项,三等奖108项,专项奖7项。
笃雅中队共有10人获奖,其中:
1人入围终评,被评为一等奖。
9人获得三等奖。
顾家璇
让小小发明创造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现在我们中小学学生上课时间将近8小时,另外还有完成课外作业的时间将近2小时。虽然有课间休息的时间,我总觉得长时间低头写字,颈椎很累。我们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体型的发育会影响到将来的体态身姿。所以,能否设计一种课桌,它可以使我不用低头写作业,长时间看书也不会觉得颈椎酸痛,写字的时候可以不必趴在桌子上。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通过在网上的搜索,我发现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一些可调节桌面倾斜度的课桌。但为什么都不能得以大范围推广呢?这些课桌的设计,大致分为两类:一类的调节机制,利用了铰链。它的主要缺点是不便于学生操作,容易引起夹手等意外伤害;另一类的调节机制,用到了卡槽。它的主要缺点是只能在几个固定的倾斜角度之间变换,而且桌面的稳固性也不太好。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一次探望病人的时候,我发现医院病床可以方便地用一个摇杆装置进行任意调节。于是我想,是否可以尝试把病床所用的摇杆装置,用于课桌的倾斜度的调节呢?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首先我开始研究医院护理床改变倾斜度的原理。原来,是利用蜗杆的原理,用摇杆来使病床升降,随着摇杆的顺时针旋转,摇杆里面的金属杆慢慢往外推进,顶住固定在病床上的一根横杆,产生向上的推力,支撑上半部分的病床慢慢向上倾斜,倾斜角度可以任意调节。
我努力设想,把这个摇杆装置装在我们的课桌面板上是否可行?摇杆如何安装在桌面板上?桌面板是否需要和床一样改成两截?摇杆把手是否会对课桌的使用有影响?经过反复的尝试和思考,最终定下了设计方案,接着在爸妈的帮助下,购买材料,在技术工人的帮助下,进行切割和焊接等,我设计的桌面可倾斜的新型课桌终于初具雏形,如下图所示:
做出这个雏形后,我很兴奋,但兴奋之余,我也考虑到我的这个设计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譬如因市场上买不到适合课桌大小的蜗杆装置,又不可能定制,所以只能用病床上最小的蜗杆装置替代了,看着有些笨拙;另外摇杆是否能改方向到比较顺手的边侧。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解决。
通过这次的科创小发明,使我觉得生活中处处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勤思考,多动手,就可以把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更便捷,更美好。
苏天予
科创大赛
在上个学期,我参加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取得了市级三等奖的成绩。我也在这个过程中受益匪浅。
我在研究我的课题时学会了很多东西。最令我感兴趣的是自己动手做一些电子器件。
为了做这些东西,我首先要学会焊接金属。焊接时手不能抖,电烙铁的温度很高,碰到一下就会烫伤。在制作时一定要看说明书,按照说明书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也要多加小心,如果一个零件焊接在电路板上时位置出错了,很难拿下来。这个过程非常有趣,制作完成后的快乐也是无与伦比的。
李则慎
在“失败”中收获“成功”
说起来有点囧,我的科创经历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去年,当我得知自己通过了科学社小研究员的申请后,特别兴奋,天天琢磨着想要发明出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东西,从可穿戴武器到高空救援设备……后来发现我根本就无法实现它们,于是遗憾地放弃了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
眼看就要交开题报告了,我看到爸爸妈妈每天都在讨论垃圾分类的事,忽然想到可以做一个可变容垃圾箱,然后就信心满满地完成了自己的设想。不料,刚开学就被科学社老师泼了一头凉水,他说,“你看看,今年研究垃圾箱的有多少!没有上千个,也有几百个了。”哎~我的第二个创意又告终了。
后来,通过与老师沟通,确定采用照相法观测空气能见度。那段时间,我拍了很多张照片,用图像处理软件得出某种模式下的B值(蓝),然后与当时的空气指数相对比,试图找到规律。然而,我又“失败”了,我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
最后,通过各种尝试,终于发现另一种模式下的C值(青)相对更具有规律性,这才使我最终完成了课题。
通过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科学的严谨性,我也在这一次次的“失败”中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成功”。
周宇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