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中有味——记一次版画手工制作体验活动
今天,我们晨晖中队的全体同学来到上海市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参加了版画制作的体验活动。
课程一开始,美校的李老师给我们播放了一段视频。一位手工艺人端坐在创作台上, 右手握着刻刀,左手抡起锤子,“砰,砰,砰“,仔细地把木料一点点从木板上削落,“唰”的一声,木料被抖落在地,不一会儿,地面上布满了飘落的木屑。这个视频的主人公是版画技艺的民间传承人。看完视频,老师向我们解释道:虽然现在很多版画的工艺逐渐被机器所取代,但是传统的手工技艺仍然独具魅力。听到这里,我不禁对版画这种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接下来,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起来。版画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早在活字印刷术发明之前就出现了。版画一般是在木板上雕刻出图案,然后拓印,制作成年画或桃符的形式用来装饰,因为比手工绘制的成品价格更亲民,所以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今天要制作的是版画门神–左将军。版画的雕刻工艺分为阴刻和阳刻,我们今天体验活动的制作过程共有七个步骤,分为绘制,转印,雕刻,清稿,套色,印刷,装裱这些部分。为了降低难度,老师特意将木板替换成了雕刻橡皮。
确认好材料,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制作起来。先将线稿描好,然后用胶带固定在雕刻板上,再把拷贝纸上的铅印剐在白色的雕刻橡皮上。“这也太简单了吧”,我和同桌异口同声地说道。我们不以为然,传统工艺也不过如此嘛。老师笑了笑,说道:“大家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吗?接下来我们开始学习雕刻了”。我恍然大悟,原来接下来才算是步入正题。在橡皮上雕刻,看起来很容易,可接下来的操作让我吃尽了苦头。细刀刻线条轮廓时粗细不均,好几次都用力过猛,差点割伤手指。一旁的老师见状连忙帮我纠正手型,耐心地给我示范:“手要这样平着拿刀,和桌面成30度,先要用小刀精修轮廓,再用大刀大刀阔斧地切割掉多余的部分,在使用刻刀时一定要不停转动橡皮板来控制方向”。
经过老师的一番指导,我逐渐掌握了用刀的要领,刻得有模有样了,粗细两把刻刀在我手中运用自如,在这一刀一刻之间,我慢慢体会到中国传统工艺中的匠心之味,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是万万不可轻视和操之过急的。
最后一步,我小心翼翼地把我的作品拓印在纸上,轻轻覆盖,仔细抚平,一副门神图终于呈现在我的眼前。只见“左将军”穿着一身红绿相间的战袍,左脚单独着地,双手持剑,精神抖擞地看着我,我顿时心花怒放。同学们的作品也陆续完工,有的门神脚上的靴子掉了,有的门神看上去穿了两件盔甲,原来是印重了,有的呢自带佛光,原来是周围的线条没有处理干净。所有的作品里找不出一模一样的,更别说完美的。我想这就是手工艺术的魅力所在吧。现代工艺很多被机器替代,机器做出来的产品固然精致,可是丢了神韵。而手工创作是不断失败,修改调整,最终得到成品的过程,这种期待感和成就感是机器无法比拟的。
我双手捧着装裱好的作品,仿佛自己变成了视频中的民间艺人,想象着印刷好的年画一张张地被人们张贴在墙面上,门上,窗棱上,有霸气威武的门神,有体型健硕的年兽,有憨态可掬的年画娃娃,喜庆极了。
版画这一民俗工艺流传至今,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心之所向,是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承。俗中有味,在这一刀一刻之间展现得淋漓尽致。
预备2班 陈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