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科研小能手

近日,2022年“环球自然日”青少年自然科学知识挑战赛年度总决赛圆满落下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677支队伍以网络连线的方式在线展示、完成答辩,激烈角逐各类别的奖项。上海民办华曜嘉定初级中学选手黄博、吴柔嘉以展览的形式呈现出优秀的作品,取得了全球总决赛一等奖。

为什么老一辈人都叫上海为“滩”?“上海滩”是怎么形成的?最早的上海陆地又是怎么样的呢?在学校的一次自然科学拓展课上,老师向同学们抛出了有关上海滩由来的问题,一部分同学认为上海滩是人工填海形成的,也有认为是长江上游泥沙向下游冲击沉淀形成的,同学们众说纷纭。黄博和吴柔嘉是同班同学,两人有着共同的爱好,喜欢研究大自然,面对老师的问题,二人决定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实地考察,找到最终的答案。

 

图片

 

恰逢2021年暑假时,上海自然博物馆推出了崇明滩涂演变的自然研学活动,这对于二人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二人当即报名参加崇明之行。在崇明东滩,看着江水冲刷浅滩,二人若有所思地听老师讲解起了上海重要的滩涂湿地的由来,并了解到滩涂的演变往往也伴随着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为了了解更多的详情,今年年初,二人又相约参观了自然博物馆上海故事展区,见识了上海马桥遗址发掘出来的贝壳砂,了解到海浪将大量近海泥沙与介壳类动物的残骸搬运到沙堤上面,堆积成一条贝壳砂带,这条贝壳砂带叫做“冈身”,冈身东南面则在长江和钱塘江的沉积作用以及建筑海塘等人为因素的作用下,不断向大海延伸,就这样慢慢形成了上海陆地的现状。

 

图片

 

 

 

 

今年“环球自然日”年度主题为“水滴石穿——微小而持续的自然演变(Natural evolution——Tiny and processive)”,初次参加环球自然日活动,两人都满怀着浓厚的兴趣和无比的兴奋,当得知今年比赛主题时,二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滩涂地貌,综合过往的经历,二人毫不犹豫地确定了选题“上海‘滩’之变”。

 

图片

 

在确定选题后,二人开始详细查找文献等资料,将与选题相关的文章、视频查找出来并整理出文字和数据,进行线上交流。二人还跟随老师去崇明滩涂再次进行实地考察。
 
为了能得到更全的数据,更深刻地认识滩涂上的植物、底栖动物和鸟类等,二人带上挖掘工具和相机,每挖掘出一种贝类或是发现一种鸟类就拍摄照片、记录数据,同时还带回了一些贝类做标本。
 
“我们第二次去实地考察一共记录到了9种鸟类,贝类不计其数,感觉收获还是挺多的。”黄博表示。

 

图片

 

在设计展板时,二人讨论展板各部分的主题和内容,在美术老师的帮助下,根据特长一人负责展板图文的整体设计和写画,一人负责模型的制作。考虑到展板的展示内容是固定的,但滩涂是会随着时间持续变化的,二人在老师的帮助下特意制作了网站,持续记录、动态更新。

 

图片

 

展板以时间轴划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呈现6000年以前至今“上海滩”因自然或人为影响产生的一些变化,下半部分使用实地采集的芦苇、制作的标本、粘土,以及打印的鸟类照片(附加二维码),直观呈现生机盎然的自然滩涂的状态。
 
“当时带回来的贝类正好能制作成标本,就灵光一现想着展板下方设计一套生态环境系统来和上方的时间轴相呼应,当设计成型后,感觉很有成就感。”吴柔嘉表示。

 

图片

 

展板以距今6000年为时间起点,以当时佘山、 天马山作为上海冲积平原骨架为空间起点,通过贝壳砂残骸的发现等,展示自然状态下上海经年累月由海水冲积成陆,发生着持续的变化;再到20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围垦,以崇明东滩为例,呈现围垦带来的持续的变化—土地面积在增加、自然滩涂在消失。通过肉眼可见的变化展现了围垦虽然增加了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空间,满足了人类不同时期在农工业、城市化、防灾减灾等方面的需求,也给以自然滩涂为栖息地的动植物造成巨大威胁,受到了评委的一致认可。

 

图片

 

 

虽然获得了评委的肯定,但二人表示,由于疫情原因,没能进行更多的实地考察,因季节性原因许多鸟类都没有实地拍到,如果有机会他们还将多参考文献,多去崇明实地考察,完善近几年滩涂变化和底栖生物的变化,同时对未来数据变化进行一些推演。